
纺纱,纺纱厂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纺纱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纺纱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纺纱有什么用途?
纺纱的用途:纺纱织布。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,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。是14世纪开始使用的。18世纪以后,人们发明了更好的纺纱机,就是这种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。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: 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,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,捻搓成细密的棉线,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。
压紧的皮棉必须经过开松,使其成为细小的棉束。清除其中的杂质、疵点,并均匀混合。开清棉是相互关联的,开松是实现除杂和混合的先决条件,只有将纤维开松成细小的棉束并进一步开松成单根纤维,才能完好地清除杂质、疵点,并实现充分混合。要将纤维束分解成单根纤维,仅经开松作用是不够的,还必须经过梳理作用,特殊要求的纱线还要经过更加细致的梳理,才能更多地清除杂质、疵点和短绒。
2、均匀、并合与牵伸作用
纱线和各半制品皆要求有一定的均匀度。经开清梳作用后制成的半制品棉条,其粗细均匀的程度,仍不能满足要求。因此,还要经过并合,将多根棉条并合在一起,使粗细不匀的片断有机会得以相互补偿而使均匀度得到改善。并合后的棉条很粗,要纺成合乎一定细度标准的纱线,还要经过多次、逐步抽长拉细才能获得。一般棉条需要经过100—200倍甚至更高倍的抽长拉细才能成纱。这个抽长拉细的作用,称为牵伸作用。
3、加捻和卷绕作用
随着纱条抽长拉细,纱条内纤维根数减少,纤维变得更加伸直平行,纱条强力下降,容易断裂并产生意外伸长,因此需要加上适当捻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力。细纱是纺纱厂的成品,为保证其达到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,满足成纱标准强力要求和一定的成纱外观风格,还需要有合适的捻度。这就是加捻作用。
为了便于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、运输和下道工序的加工,必须将各半制品和成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形式,这就需经卷绕作用。
纺织的历史以及创始人
纺织的创始人是嫘祖又称为累祖、雷祖等,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养蚕、取丝的创始人。而我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。
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、纺车、织机相继出现,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、斜织机,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,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。
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,因此,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中国纺织业起源,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养蚕、取丝的创始人——嫘祖嫘祖又称为累祖、雷祖等。嫘祖又称为累祖、雷祖等,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养蚕、取丝的创始人。她的名字最早见于西汉(公元前206年~公元8年)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嫘祖是原始社会的人,和黄帝是一个时期的人。
古代纺纱的过程是怎样的?
纺织机原理就是纺织机把线、丝、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。象纺坠、纺车、锭子、踏板织布机、机械织布机、数控自动织布机等。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,因此,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,一般是(毛、麻、棉)三种短纤维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纺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纺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hecookingscientist.com/post/10570.html发布于 今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