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nihdff

丝绸的产地,丝绸的产地在哪里

nihdff 07-02 38
丝绸的产地,丝绸的产地在哪里摘要: 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丝绸的产地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丝绸的产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丝绸的产地有哪几个地方?四川丝绸主要产地?丝绸...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丝绸产地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丝绸的产地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丝绸的产地有哪几个地方?
  2. 四川丝绸主要产地?
  3. 丝绸被的产地是哪里?
  4. 用唐朝至明朝有关史实说明南方丝绸主要生产地分布的特点及成因?
  5. 中国有哪些丝绸生产地?现在最有名气的丝绸是哪里出产的?

丝绸的产地有哪几个地方?

我国丝绸产地,与蚕丝地基本一致。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为我国最大丝绸产地,产量占全国一半。主要集中于苏州、杭州、湖州,称为三大绸市。其次有绍兴、南京、嘉兴,镇江和常州等。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丝绸产区,生丝产量仅次于浙江。第三大丝绸产区在珠江三角,以纱绸为主。  丝绸(sī chóu),一种纺织品,用蚕丝或合成纤维、人造纤维、短丝等织成;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。  在古代,丝绸就是蚕丝(以桑蚕丝为主,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)织造的纺织品。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,凡是经线***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,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。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,又特别称为“真丝绸”。  丝绸是中国的特产。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,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,史称丝绸之路。从西汉起,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,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。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,被欧洲人称为“丝绸之路”,中国也被称之为“丝国”。

四川丝绸主要产地?

四川丝绸发源于南充市,南充丝绸是特色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,南充地形以丘陵为主,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,适合栽桑养蚕,具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,素有“巴蜀人文胜地,秦汉丝锦名邦”美称,2005年4月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“中国绸都”称号。南充丝绸具有光泽一致性好,织物表面光洁、色泽均匀、手感柔软、弹性好,平纹织物不易起皱等特点

丝绸的产地,丝绸的产地在哪里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丝绸被的产地是哪里?

桐乡

桑蚕丝被主要产地:桑蚕丝主要以华东、西南主要产区。

其中或者相关称号的是 “丝绸之府”:杭州 “蚕丝被生产基地”:浙江嘉兴桐乡 中国茧丝绸之乡(唯一):江苏海安 “蚕丝被之乡”:江苏吴江震泽 东桑西移项目基地-----陕西安康、平利、宁陕、旬阳、石泉等地 “桑蚕之乡---四川三台” 杭州有“丝绸之府”之称。

丝绸的产地,丝绸的产地在哪里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,唐代大诗人白居易“丝袖织绫夸柿蒂,青旗沽酒趁梨花”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,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。清朝时期的七星娘娘更是作为朝廷御用之物广受皇室家族喜爱。蚕丝被作为丝绸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种产品,在杭州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。

用唐朝至明朝有关史实说明南方丝绸主要生产地分布的特点及成因?

在唐朝中后期时的经济中心南移,四川地区丝织品“号为冠天下”,江浙的丝织业发达。可以看出丝绸主要产于四川,浙江等长江流域地区。

成因是中原人为躲避北方战乱逃到南方社会安定的地区,为那里带去了生产经验和充足的劳动力。还有南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

丝绸的产地,丝绸的产地在哪里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国有哪些丝绸生产地?现在最有名气的丝绸是哪里出产的?

我国丝绸产地,与蚕丝产地基本一致。

按区域划分大致可分为: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、四川盆地以及珠江三角洲。我们逐一介绍一下。

  • 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

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为我国最大丝绸产地,产量占全国一半。主要集中于苏州、杭州、湖州,称为三大绸市。其次有绍兴、南京、嘉兴,镇江和常州等。

三大绸市中,又以湖州市产量为最。而品质最好的为苏州市盛泽镇的丝绸质量最好。盛泽镇是我国最大的丝绸产地之一,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品交易中心。

盛泽镇丝绸的出口总量占我国丝绸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,可见其品质。

  • 四川盆地

四川盆地是我国第二丝绸产区,生丝产量仅次于浙江。

四川盆地中最著名的丝绸产地为四川南充。素有:巴蜀人文圣地,秦汉丝锦名邦之称。四川南充是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,南充丝绸更有3000多年历史,可谓是远近驰名。

  • 珠江三角洲

第三大丝绸产区在珠江三角,以纱绸为主。

以上就是我的回答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丝绸的产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丝绸的产地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hecookingscientist.com/post/10260.html发布于 07-02

阅读
分享